近日,不少读者对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有疑问:有的使用开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随申码,询问为何仍要“扫一扫”公交车上的场所码;还有的看到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使用绑定个人信息的交通卡,询问如果不是老人,能否也用这种方式乘车……
这些问题并非没有答案。笔者查询发现,6月2日、6月5日,上海市交通委两次通过微信公众号介绍当下市民如何乘坐地铁、公交、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,总共分为“使用智能手机的乘客”、“无智能手机,使用保通卡、市盲人公共交通证、交通卡的乘客”、“携带法定身份证件的乘客”、“其他情况”等四大类15种情况,基本实现了不同人群、不同支付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全覆盖。
例如,在“使用智能手机的乘客”这一大类中,有“使用开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随申码”、“使用公交乘车码”、“使用大都会”、“使用交通卡支付(含手机虚拟卡)”、“使用现金支付”等5种情况,用表格清晰罗列了不同情况下是否要扫场所码、支持乘坐哪些交通工具等信息。
照理说,市民按图索骥,在出行时“总有一款适合你”,可为何仍有不少人觉得不方便?原因之一,恐怕是以上解释说明传播得还不够,部分市民不知道,部分司乘人员也不清楚。
比如,对于读者提出非老人能否使用绑定身份信息的交通卡出行问题,对照相关表格,关联身份信息的交通卡仍需配合纸质离线随申码使用。可惜,有的说明“话只说了一半”,所以引发市民困惑。
再比如,部分读者发现,虽然说明称使用支付宝、微信中乘车码乘坐公交车不用再扫场所码,但出行时遇到司乘人员仍旧坚持要扫码。这个问题,或许与司乘人员不熟悉相关规定有关。
可见,如果把服务信息解释清楚、落实到位仍值得各方面思考。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在推广服务信息时,力度应该更大一点、范围更广一点,方便公众多渠道了解。媒体等在介绍这些举措时,也还要更详细、更全面一点。同时,这些服务标准也要实现全覆盖、无差别落地。
在此基础上,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: 这15种乘坐方式能不能进一步简化,让市民、司乘人员都更便捷地了解掌握?
从市民反馈看, 几乎没有一种乘坐方式能“畅通无阻”,或是只能局限于某些交通工具,或是需要复杂的查验过程,或是要携带多种凭证。
例如,根据官方说明,开通交通支付功能的随申码以及最新版本的支付宝、微信乘车码均已关联健康信息,只要符合乘坐条件,即可不扫场所码乘坐公交。市民对此欢迎,却发现以上支付方式无法乘坐轨道交通。
同样地,使用新版大都会APP的乘车码乘坐轨道交通无须扫场所码,但仅限乘坐轨道交通,不能乘坐地面公交和轮渡。很多市民询问: 这究竟是技术上不能打通,还是有其他原因才不打通?
还有市民询问,既然支持交通卡绑定身份信息,为何不能直接关联基于身份信息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,实现不用离线码而直接刷卡乘车?对不符合乘坐条件的,可以由检票闸机报错,而不是提供离线随申码扫码,这样既能提高通行效率,又能减少老人等特殊人群随身携带的物品。
应当看到,市民的这些建议,不是故意要为难相关部门或企业,而是出于切身体验给出的善意提醒和殷切期待。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这样的声音应当得到重视,并给出积极回应。
今年4月下旬发布的《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针对生活数字化转型方面,要完聚焦市民生活需求、急难问题和高频事项,率先在健康、教育、居住、出行、文旅、为老、无障碍等生活领域开展关键技术、产品、服务标准的研制和应用。公共交通出行,无疑是典型的应用场景。
眼下,很多人都关注数字化带来的“数字鸿沟”,市委、市政府一再强调要消除“数字鸿沟”,很多单位和企业也努力通过技术弥合鸿沟。从近来不少市民的体验看,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。
让数字多“跑路”、百姓少“跑腿”,让市民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和红利,除了技术不断完善,更需要不同机构、部门、企业相互之间打破隔阂、协同并进。
技术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:“好的技术以人为本”。当前,场所码、数字哨兵等已为疫情防控筑起数字化的防护墙。在此基础上,有必要精益求精,让已经基于技术建立的数字化通行凭证——如绑定个人身份和健康信息的随申码等,具备更加强大的功能,充分体现数字化转型的“人本”方向。
栏目主编:朱珉迕 文字编辑:朱珉迕 题图来源:孟雨涵 摄 编辑邮箱:shzhengqing@126.com